8月15日晚間,稀土新材料企業大地熊(688077.SH)發布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6.71億元,同比下降3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3801.51萬元,同比下降133.59%,公司由盈轉虧。
大地熊把業績下滑主要歸因于上半年稀土原材料價格震蕩下行。此前董事長、總經理熊永飛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稀土原材料價格下降,釹鐵硼成品價格會隨之下降。與此同時,燒結釹鐵硼永磁產品成本變動大于售價變動,毛利相應減少,導致凈利潤降低。
原材料價格的波動還帶來了資產減值。在發布半年報的同時,大地熊披露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公告。公告稱,2023年上半年計提存貨跌價損失金額共計約為3410.29萬元,不過因轉回信用減值損失金額約為945.67萬元,最終上半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共計約為2464.62萬元。
稀土行情低迷
過去半年,是稀土市場行情低迷的半年。
根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今年年初,稀土價格指數出現小幅上漲并在2月2日達到305.8的峰值,隨后開始大幅下跌。4月27日,稀土價格指數達到年內最低點,為194.1,而后一直在低位震蕩。具體來看,氧化鋱、氧化釓等產品上半年價格降幅較大,均超過40%,氧化鐠、氧化釹、氧化鐠釹等價格降幅約在30%-40%之間,氧化鏑、氧化釔等的價格降幅較小。
大地熊的主營業務是燒結釹鐵硼永磁產品,其中稀土元素(鐠釹、鏑、鋱)占原材料成本的90%以上,稀土元素的價格波動,會對釹鐵硼企業的原料成本產生直接影響。
多家稀土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中國稀土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82.60%至87.85%;廣晟有色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3.89%至49.23%。廈門鎢業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稀土業務利潤同比下降16.88%。對于業績下降,這些上市公司均提及,2023年上半年稀土市場整體走勢下行,部分稀土商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商品銷售毛利亦較上年同期相應降低。
為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大地熊稱通過保持與北方稀土及其他稀土供應商的穩定合作,保證供應的穩定。2011年大地熊與北方稀土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釹鐵硼合金公司——安徽包鋼,并持股40%,自此安徽包鋼開始向大地熊提供從稀土原料到釹鐵硼速凝薄帶合金片等加工服務。2022年,大地熊還參股北方稀土所屬公司“北方磁材”5.18%股權,強化公司在稀土原材料供應渠道上的穩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其主要合作伙伴北方稀土也受到這波行情的影響。在7月的業績預告中,北方稀土表示,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17億元到10.77億元,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減少67.48%到65.56%。
擴產與海外布局并行
市場行情的低迷,并沒有改變大地熊的擴張節奏。
在半年報中,大地熊披露了產能建設的情況,其中“年產1500噸汽車電機高性能燒結釹鐵硼磁體建設項目”于2022年末建成投產;“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末建成使用。包頭公司年產5000噸“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項目”廠房及配套設施工程已基本建設完成,正在進行部分設備的安裝調試;寧國公司“年產5000噸高性能釹鐵硼磁性材料項目”已基本完成廠房主體工程建設。
在4月與投資者交流時,大地熊表示,到2023年末,公司燒結釹鐵硼總體產能將達到10000噸/年以上。
與此同時,大地熊還在持續布局海外市場。在今年6月,其全資子公司地熊日本株式會社以現金出資的方式,收購PM公司100%股權,收購價格為1.35億日元。
據悉,PM公司是專業從事磁鋼整體磁氣回路的解析與設計,注塑磁體的開發、制造與銷售。此次收購是大地熊向注塑磁體領域的全新產業布局,將進一步推進大地熊海內外戰略合作與業務拓展,豐富公司磁性材料及部件產品種類。
在半年報公司由盈轉虧這一背景下,大地熊依然保持擴張姿態,擴產和海外布局并行,它在半年報中也對未來市場發展表達了相對樂觀的預期。它認為在“雙碳”經濟驅動下,下游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機、工業機器人、風力發電等重要領域快速發展,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在上述應用領域的滲透逐步加深,市場需求持續釋放。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下游短期需求放緩、增長乏力,但長期需求仍然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