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6月產銷數據,6月汽車銷售157.75萬輛,環比下降1.9%,同比增長10.0%,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汽車960.45萬輛,同比增長2.7%。6月份繼續延續此前乘用車明顯優于商用車的市場特征,廣義乘用車銷售128.42萬輛,單月同比增長15.8%,商用車銷售29.33萬輛,單月同比下滑10.3%。
SUV繼續獨領風騷,單月銷量同比增長52.5%,貨車行業全部負增長
在11個汽車行業細分市場,單月銷量同比正增長的有6個,負增長的有5個。其中,SUV繼續以52.5%的增速獨領風騷,交叉乘用車延續5月以來的復蘇態勢,同比增長16.7%,轎車、大客和中客三個細分市場的同比增速都在9%~11%,MPV增速放緩至3.7%。5個負增長的細分市場是4個貨車市場和輕客。其中,重卡銷量繼續同比下滑22.1%,表現最差,但由于從去年6月開始基數大幅下降,因此降幅收窄,我們預計7月的降幅將進一步收窄至-10%以內;此外微卡、輕卡和中卡的銷量降幅也均在-6%至-10%之間。
今年上半年乘用車實際銷量增速可能達到10%以上
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累計銷售761.58萬輛,同比增長6.7%,較去年上半年新增47.76萬輛銷量。但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4季度由于刺激政策即將退出,我們估計國內各車企總共將50萬輛的銷量從2010年4季度“挪”到了2011年一季度,而這一統計轉移在2012年一季度僅有約10萬輛,因此今年上半年終端銷售實際上增加了約85~90萬輛而非48萬輛,上半年實際銷量同比增速應在11%以上。
乘用車行業運行環境較為有利,經濟復蘇仍然需要乘用車拉動
今年上半年石油、鋼鐵等大宗原材料價格回落,貨幣政策放松之后乘用車作為可選消費的早周期特征開始體現,乘用車行業運行環境較為有利。凈出口、房地產和汽車作為過去十年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三個主要增長點,在進出口增速下滑、房地產調控不能放松的背景下,我們認為除了“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衛生、教育等領域”投資外,要拉動消費必然需要讓乘用車銷量增長。
限購與我國的稅種設置有關,至多延遲乘用車行業復蘇的步伐
國內的稅種設置重生產輕消費,主要在生產環節征收,因此才會出現廣州這座“東方底特律”在上馬新產能的同時限購汽車。我們認為廣州和其他城市可能的限購實際上從另一個方面驗證了當前時點汽車降價和貨幣政策放松后購車需求開始復蘇。因此一線城市的道路擁擠雖然會讓部分將汽車行業定位為支柱產業的城市也限購汽車,但至多是延遲乘用車行業復蘇的步伐而非改變這種趨勢。